新冠疫情档案 www.covid19archive.org
评论、自媒体 一个公务员父亲写给儿子的17点建议
内容可能包含高度主观看法或真实性存疑,请谨慎对待
时间:2020年1月地点:中国

这些天,正上大学的儿子因铺天盖地而又真假难辨的信息莫名焦虑,他的公务员父亲(供职于中央某部委)给他写了封信。
儿子:
看到你对疫情过分焦虑却又不知所措,每日刷新闻、刷微博、刷朋友圈,传播各种消息,想谈一点个人想法,和你做个交流。
1. 从众心理,前期不以为然、心存侥幸和后期过度恐惧、矫枉过正并存,这点有时候在社会管理中也能看到。
2. 信息传播中哗众取宠、博取眼球,戏剧化、庸俗化与恐惧症倾向性、信息选择症叠加是常态。
3. 部分人心怀叵测借机生事,部分人不明真相煽风点火。多数人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刷的是在重大事件中的存在感和参与感。
4. 部分人对春节期间的氛围很纠结,部分人是永远的牢骚型体质。尽管发生了疫情,但是,让辛苦一年的群众过好春节也是应该的,这也是他们的权利。
5. 政府作为集体的反应速度有时会在局部滞后于个体的反应速度,符合事物规律。防护物资暂时匮乏等问题对于疫情爆发性增长来说是有可能的,相信很快就会解决。
6. 疫情的爆发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客观存在,有主观恐慌,有冬春本就是感冒人群多容易交叉感染等等因素交织,导致主观感知扩大,社会不耐受增加。
7. 要看到政府反应速度的巨大改进和提高,包括封城和一级响应,从控制的角度看无疑是有好处的。
8. 任何重大突发灾害,自救互救总是优于和先于政府救助。社会捐助、校友捐助等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正常现象,并不代表政府的不作为,相反这是一个健康成熟社会应有的状态。
9. 医疗防治和社会性防治,概念不同标准不同,二者不能混同。
10. 目前防治的最好方法就是隔离。
11. 任何谣言行为都必须受到严惩。微博上那些对话很多是伪造的,不要人云亦云,要理性分析判断。
12. 流行病调查工作必须高度重视。防控必须尊重流调的规律,这是最有效的,不符合流调的盲目管控不是科学态度。
13. 在病理未明之前,妄谈比非典病毒性强或者弱都没有意义,甚至弊大于利。
14. 工作要关注基层,现在是大城市过度,小城市放松,小城市出事,病人又推到大城市承担。
15. 社会治理的原则永远是张弛有度,反过来,不仅会有更大的损失,还会招致更大的怨言。
16. 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法治底线,依法防疫。
17. 过度关注有可能会导致浪费大量资源,降低而不是提高效率。当前最需要的是保持定力。
个人理解,不一定对,为的是你能更全面思考问题,全面了就不会过度焦虑。
最后,再说一句包治百病的法则:锻炼身体,多喝开水!

内容贡献者:站点管理员
-
点赞
-
不喜欢
手机查看
分享
纠错
国外官文、外媒报道:rfi(法国国际广播): 北京四通桥抗议者彭立发被“时代”选入百大影响力人物
经历记录:一已被改作为“市容管理岗”的核酸检测亭
评论
发表新评论

更多评论、自媒体
评论、自媒体 网友:为上海疫情有感而作诗 2022年4月14日 / 中国上海

上海就像一艘船,突遇了狂风暴雨, 剧烈的颠簸,惊醒了一座城。 有一种病毒,叫来势汹汹, 有一种疫情,叫猝不及防, 就此打碎了多少人心中的美好。 所有的我们都要像我们的孩子一样不在分别时哭泣, 安安静静的做着自己要做的每件事情。 面对陡然增长的病例数, 比责怪更紧迫的...

评论、自媒体 任志强署名炮轰习近平原文全文《剥光衣服坚持当皇帝的小丑》 2020年3月 / 中国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W. Huan 2月18日落笔了“记忆与反思”,本想就此罢手了,尤其是不愿再碰触2月19日的伤疤。 四年前的2月19日,我在转发“央视姓党”的微博照片时,加上了“当所有媒体都有了姓,并且不代表人民的利益时...

评论、自媒体 网友:民众对政府因疫情封控发放给自己的物资不需要表示感谢 2022年5月3日 / 中国上海

有些事我们不应该轻易遗忘。
There are some things we shouldn't forget easily.

新冠疫情档案 www.covid19archive.org
最后更新: 202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