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档案 www.covid19archive.org
评论、自媒体 一自称在南京基层医院工作的基层人员发微博叙述在疫情中自己的防疫工作及生活压力
时间:2021年8月1日地点:中国南京

(转自作者微博,目前原微博已被删除)

我也不知道能怎么办,明天就是南京全民核酸第四轮。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的基层人员,似乎跟那些高大上的防疫抗疫人员离得好远。我们每天就只是为了活着,说我们俗也好,没追求也罢。

突然之间,从一开始韩府新苑发现一例,那时候我们以为就只是偶发的输入病例,之后在20日突然失控。机场被封,禄口被封,接近大大小小好多小区被封。我自己都因为路过了铜山,变成黄码被隔离。错过了第二轮核酸检测。

年前的核酸检测,疫情反复让我甚至没回家过年;年后开始的疫苗接种,忙忙碌碌,一天几千人次。12345投诉也变得频繁而尖锐。一天的投诉量甚至破百。基层医院这个时候的官腔开始发挥作用,投诉电话打的是市长热线,发到市里,发到区里,再发到基层,基层领导再指定人回复。投诉人还会骂你怎么反应这么慢……往往一个投诉单得流转一个两个三个科室,都没人肯去接,最后屎盆子扣给谁谁就倒霉的去回复。

说回疫情,在7月20日疫情来临,一轮二轮三轮核酸,确诊病例不断增加。从支援江宁开始熬夜,一轮核酸检测我被派到了某个小区。之后黄码隔离几天,在绿码之后,一天接待投诉近60起;之后就被派往上门居家隔离,更是看到了基层防疫的无奈。话说黄码人员到底应不应该隔离在家或者集中隔离,没有说法;黄码到底应该测几次核酸,没说法;黄码的核酸到底怎么算,没说法。居委会每天核对名单,不管这人是什么情况,家里几口人,是途径还是飞机回宁,用网格员一句话,上面发下来的名单,就算错我们也要上门。那,为什么每个街道又要开放黄码专门核酸检测点呢?政策一日三变,解释前后矛盾。每天上百的上门任务,就我们两三个人……领导是关心我们,可全部都停留在嘴上,要人?不存在的,都扑在重要岗位上;要钱?不可能的,继续维持以前的价格,就算你累死也就这样。用领导一句话,这个居家上门隔离也就是完成个任务,不需要你多认真,完成就行。呵呵,原来我们爬楼核酸检测可以这么随意么?没有的,我们要对得起自己,既然做了,我们就要核对好名单,一丝不苟,一家家跑完!

说到钱,大家都以为我们是旱涝保收,有上面拨款。其实,我告诉你们。这个月我们奖金都没有……就工资3000。据财务说,这个月奖金不用想了。呵呵,车子房子,都是贷款。每个月光贷款都一万多了,没有奖金撑着,就我那一万多的存款,连半个月都撑不到。天天都在惶恐中不敢睡,怕的就是明天醒来要面对大几千的房贷,信用卡,花呗……其实,都已经打算卖车卖房了。可这疫情,连卖都没地方卖啊。突然觉得人生好失败。借钱买了房子,现在暂且不说把借的钱还回去,连贷款都还不起了。朋友们都觉得医务人员很好,其实真的很苦逼。

现在的我,为了明早能早点去爬楼,把居家隔离任务跑一跑,缩在医院机房睡,生怕明天迟了,买的房子一来一回得两个小时,我也不清楚买这房子干嘛。为了结婚,哦,对了,我是个外地人,在南京十多年,三十多岁,19年才买了南京江宁一个郊区郊区的房子,可现在不要说结婚,连生活都没法继续了。

朋友圈不敢发,QQ空间不能发,领导看到会说影响不好。也不敢辞职,怕辞职了连工作都找不到,身上还背着那么多的债;更不敢发脾气,怕领导找借口扣工资扣奖金。活得一如奴隶,当初学医,为了理想或者也为了可以体面的活着。可现在呢,活得越来越卑微,三十大几的人,拿的工资奖金连房贷都还不起。真的是太……

(图一是上门后脱下来的衣服,图二是我们财务说的奖金发不下来)不要说我骗你们,没必要,也没要谁的可怜。只是很郁闷,不晓得怎么办。 所在地:南京

微博截图 下载

内容贡献者:站点管理员
-
点赞
-
不喜欢
手机查看
分享
纠错
评论、自媒体:网友:写给张展的诗《那张展开笑容的脸》
经历记录:疫情间接逝者:同学的爸爸在封控期间前往医院就诊,检查时就出了意外呼吸骤停,最后抢救了十几天昨天早上过世,才70岁都不到
评论
发表新评论

更多评论、自媒体
评论、自媒体 网友就“世卫组织称新冠在两年内导致 1300 万人死亡,全球顺期寿命水平出现倒退,我们能吸取哪些教训?”问题做出基于数据统计的回答 2024年6月1日 / 中国上海

回答中,在2022年2月到2023年1月的散点图中,中国内地处于最右上角,超额死亡率全球第一,人流量下降幅度全球第一。

评论、自媒体 一抖音用户以“平庸之恶”来谴责那些只顾执行上级命令,要求民众一遍遍做核酸检测的人 2022年4月 / 中国上海

评论、自媒体 青年志Youthology - 疫情专辑6:上海封控三十日 2022年4月28日 / 中国上海

上海进入“静态管理”整整 30 天了。 当一座 2500 万人口的城市停摆,人类需要面对生存挑战。快递和外卖受限,足不出户的居民依赖持续的物资供应;疫情前的上海平均每天接待 74 万门诊及 7000 台手术,紧急就医需求是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上海还是最"老"的大型城市,6...

有些事我们不应该轻易遗忘。
There are some things we shouldn't forget easily.

新冠疫情档案 www.covid19archive.org
最后更新: 2025-1-21